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8-25 09:01阅读:
次
《门徒》影评观后感
8月21日晚上,有一点百无聊赖,于是决定看一部电影,看哪部呢?恰好看到下面这篇文章:
45岁张静初研究生毕业!十年黄谣,毁不掉一个女人的清醒
我就去豆瓣上搜索张静初演过的电影,其中门徒评分有8.1分那么高,看了看几个主要演员阵容,我也都认识,就它了。
电影1小时48分钟,是2007年上映的,距今已经18年了。如今再去看这部电影,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自己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也似乎张静初、刘德华、吴彦祖、古天乐他们,也一直是青春蓬勃、芳华永驻的模样。
写这篇影评,不想过多描写剧情本身,而更多的是其中的角色带给我的震撼。
先说说阿芬(张静初饰)吧。
她在电影里扮演吸毒女阿芬,结局是吸毒过量后死亡。我看有评论说这是她的封神之作,对此,我表示赞同,尽管我并没看过所有她的影片。
她在影片里那种干净的、素雅的、邻家女孩一样的素颜足够吸引眼球只是一个方面,更让人难忘的是她对于吸毒女神态、身体的细微之处恰到好处的把握,包括抽搐、痉挛、空洞、迷醉、痛苦、悔恨……所有一切的情感,都被她拿捏得恰到好处。我会被她的表演吓到,包括她在吸毒后与吴彦祖缠绵的那一段、她在被丈夫找到后疯狂逃跑的那一段,以及她明知道自己一旦被从脖子上的静脉注射毒品可能会死也坚决赴死的那一段,还有最后她的尸体被发现、被十几只老鼠啃噬的那一段,都让人忍不住会有身体反应,想吐,想闭上眼睛,想逃跑,想甩开这么多不堪……归根结底,还是她的演技太棒了!
特意找了一段她作为阿芬的自白,如下:
而在现实中,她从一个中专生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的大专班,如今又获得美国电影学院的研究生结业证书(之所以是结业证书而不是毕业证书,不是因为她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她没有本科文凭)。这样的女子,不管她在演艺生涯中有无成就、有多大的成就,她都值得我们点赞、见贤思齐。
再聊聊男主角阿力(吴彦祖饰)。
阿力是警方安插在贩毒团伙的长期卧底,他一毕业就领了这个差,7年的卧底生涯让他见了警察就逃跑,实际上过的是黑白两面的人生,实话实说,这是一种反人性的安排,会给当事者带来从身体到意识到价值观的全面混乱。
明面上,他在贩毒团伙混得风生水起,且得到头目阿昆(刘德华饰)的欣赏。暗地里,他与警察战线的同事来往密切,不停搜集贩毒证据。
遇见阿芬,看到她被毒品毒害到丝毫没有尊严的模样,无疑让他对打击毒品产业的决心更大了。
在几经考验、反转之后,他终于以一己之力将阿昆抓捕归案,但此刻他的心是痛苦的,因为七年的相处,他们早就亲如兄弟,阿昆在自杀前跟他的对话,不仅是解开了真相,还完结了他们的情意,他的价值观在那一刻是受到了冲击的。
再有,阿芬的死也给阿力造成了心理阴影。当阿力出差回家,看到阿芬一家三口在他家里,两口子在他床上躺着吸毒,他的愤怒是真实的,他对阿芬失望透顶,把他们赶出门去。这也导致了阿芬的生命之光最终熄灭。而后的一天,当阿芬的女儿晶晶跑来他家,跟他说好饿,他煮了面条给她吃,而后自己一个人跑去她家去看看情况,却发现阿芬双目圆睁、口喷污血,已经惨死在家里,十几只老鼠在啃噬她的尸体……这一幕让见多识广的阿力都禁不住发出恐惧的呐喊,足见其可怖程度。
所以,到了影片最后,在阿力领养了晶晶之后,他坐到了那张据说特别舒服的红沙发上,也想吸毒。只不过,被晶晶走过来麻利地把针头丢掉了。而后,他俩紧紧拥抱。
……
以上种种描述,是想引出一个结果:普罗众生,没有谁是钢铁战士,是人就会有情感需求,就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阿力从钢铁战士到普通人的蜕变,反而让人感到特别真实,也让人更加切身地感受到毒品危害之大。因此,这部电影作为毒品的公益宣传片,是非常合适的。
最后说说晶晶(谢芷彤饰)。
看了许多影评,对这个小女孩的评论并不多。可我想说,任何家庭的不幸、社会的不幸,受伤害最大的都是孩子。
对于阿芬,她死了就结束了。对于她的丈夫也一样。但晶晶怎么办?她还那么小,她那么小就接触到了毒品,她那么小就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她那么小就见到了母亲惨死的惨状,她那么小就饥一顿饱一顿,她那么小想去上幼儿园都无法实现,她那么小已经变得异常懂事从不哭闹……这都正常吗?她还是个小孩吗?她的心理生理需求可曾被充分满足过?她未来的长长的人生该怎么度过?
一连串的追问,会让我自己都有深深地无力感。而她,只是千万个吸毒家庭中的一个小孩而已。还有其他各种犯罪家庭的小孩,还有不睦家庭的小孩……哪个小孩不需要满满的爱呢?可真的能得到吗?
由此,引出我最想表达的一句话:是毒品可怕?还是电影台词中说的空虚可怕?
在我看来,它们都不是最可怕的,缺爱才更可怕!
毒品可怕,也只是对需要它的人才可怕。远离毒品的人,不会受到它的一点儿影响。因此,毒品的可怕只需要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就能抵挡。
那空虚呢?在我看来,空虚只是缺爱的一种表现。一个在爱中长大的人,会自然而然追求阳光、明朗、善意,会用各种有意义的事情填满自己的生活,那还有时间空虚?
缺爱才最可怕。
不管阿芬和她的丈夫谁先开始吸毒的,他们先前过的生活一定是缺爱的,缺乏意义感和价值感的,也同样,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的晶晶也是缺爱的,她没有被爱填满过,长大后也很难自爱,甚至去爱别人。
阿力呢?七年的卧底生涯中,他每天提着头混迹在毒枭周围,或者典型的两面人的人生,他的身心需求有谁关注过吗?他对阿芬母女的同情、对那只受伤的狗的善意,都在传递着他的成长环境应该是充满爱的,否则很难想象他能拥有如此正的三观,一个人只有内核足够稳定,才能支撑他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阿昆亦然。他有着作为毒枭头目狠辣不近人情的一面,也有着护佑一家老小过着体面生活的温情一面,只不过,他特别看重的情意,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最终都在他生命的终点露出獠牙:妻子决绝地让他赴死以换取其他家人的苟活(我理解如果阿昆说出了毒品产业链的信息,他的家人都会被暗杀),他视为亲兄弟的阿力告诉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他是罪犯、阿力是警察,这才是真的。——阿昆自杀身亡前,其实他的心已经死了,因为他原本以为的爱不存在了,他的世界崩塌了。
爱,是一切的缘起,也是一切的结果。
《门徒》里的爱之所以令人心碎,是因为它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没有清醒的爱,不过是另一种毒品。昆哥的爱是欲望的遮羞布,阿芬夫妇的爱是空虚的止痛药,而阿力的爱最终因清醒获得了救赎的可能。
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在重复这样的循环?用物质填补爱的空洞,用控制代替理解,用依赖掩盖孤独——这些爱或许能带来短暂的慰藉,却终将成为压垮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真正的爱,应该是看清彼此的脆弱后,依然选择一起面对;承认自己的局限后,依然愿意共同成长。
正如电影结尾阿芬女儿扔掉注射器的动作——真正的爱,不是用错误的方式拯救,而是让对方有勇气亲手打破枷锁。这或许就是尔冬升藏在《门徒》里的深意:爱,是一切的缘起,但只有清醒的爱,才能成就一切美好的结果。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32805.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