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4-24 10:49阅读:
次
《超 脱》观后感
大鹏
电影中有一个名叫梅丽迪斯的胖女孩,她喜欢绘画,摄影,经常举着相机到处拍照,但所拍出来与画出来的都非常的阴暗,压抑。
梅丽迪斯一直以来都是从负面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这让她看到的所有事物都是阴暗的,就连她画出来的画也反映了她内心对世界的负面解读,因此她父亲看到她的画,就觉得很压抑。
她想通过绘画来表达她的内心,渴望被看到,可大家并没有给她想要的回应,反而还各种嘲讽和贬低她,她接受了别人对她的看法,把他人对自己的定义当成自我定义,觉得没人关心自己选择自杀。
她送给亨利的那幅一片空荡的教室,和空白脸的亨利的那幅画,表达了她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没有任何人能理解自己,以及她对自我的否定,不接受真实的自己。
电影中主角亨利作为一名老师,他所在的学校里的学生个个都是无法无天,出口成脏,对所有人都是一副嚣张,自以为是的态度。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子?
美国推崇言论自由、衣着自由、性开放、奶头乐、娱乐至死的精神,这些都是资本家们防止底层人民跨越阶级而布下的局,如果底层阶级的这些孩子接受了这种宽松,肤浅,没有任何目标与压力的教育思想与生存模式,他们会变得无法无天,会觉得辱骂老师,虐待生命等是一种自由。
学校里的老师希望教好学生,让他们爱惜自己。但是老师只能告诉你这个社会的情况,告诉你怎么面对这个社会。老师给你树立榜样,告诉你一条出路,告诉你它的危害,但老师是无法帮你把问题解决的,只有你有愿意去突破,愿意去改变才行。
在亨利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女孩艾瑞卡,觉得她可怜就收留了她,但最后还是把她送走了。
送走她是因为艾瑞卡之前被人侵犯过,还有已经染上艾滋病的可能,而如果她因病死在了亨利家,或者在亨利家的时候检查出艾滋病,那么警方会觉得亨利跟这个未成年女孩有不正当关系。
另一个原因是亨利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亨利之所以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是因为母亲自杀的阴影:亨利7岁时,母亲因长期遭受外公的性侵而选择服安眠药自杀。这一场景不时在不断切换的画面中反复出现,反映了这一问题是亨利无法摆脱的心理枷锁。母亲的死亡不仅剥夺了他童年的安全感,更让他对亲密关系产生本能的恐惧,认为“爱与联结终将导向失去与痛苦”。
所以亨利很有可能是他母亲和外公生下来的孩子,他骂护工是因为他对外公的爱,而他在公交车上哭,是因为他无法接受这种关系。
他第二次发火也是因为他童年的创伤,他不想伤害别人,也不想让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者误解自己,所以他会选择去和女老师证明自己。
电影中出现了好几次一位男老师在足球场抓住栏网的画面,最后一次出现时,亨利走过去关心了他,但他好像跟见了鬼一样逃跑了。
这位男老师每次遇到问题时都不想着解决,每次都觉得别人不在乎他,久而久之别人就真的不在乎他,变成了一个透明人。他站在足球场这么显眼的地方,是想让别人看见自己,在乎自己,让别人帮他看到问题。但自己的问题,别人是无法帮你解决的,只有你自己看到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的问题,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亨利吟诵着小说《厄舍府的倒塌》是想表达学校里学生的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最终会走向毁灭。
厄舍府的倒塌不仅是物理建筑的毁灭,更是父权制、教育异化等系统性压迫的崩塌。影片中,外公代表的父权暴力、梅丽迪斯父亲的否定、艾瑞卡遭遇的男性剥削,共同构成“厄舍府式”的社会结构。
导演用这部电影展现了在资本家刻意操控下,美国社会制度的腐败。还有男主角亨利,他通过作为一名临时教师,来避免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用拒绝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来保护自己,但这种信念实则在固化孤立无援的现实。
我们既是囚徒,也是钥匙。只有放下自己的执念,在破碎中看见自己创造光明的能力,在倒塌的废墟中重生,这才是真正的超脱。
电影对我的启发是,老师只能在背后教导你,但是只有自己看到自己的问题,接受自己不愿接受的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完成自己的人生课业。
电影结尾是亨利去天使之家看望艾瑞卡,两人在阳光中相拥,这说明了亨利有所成长和蜕变,他不再惧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而是去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尝试去和他人建立深度连接。我们也要像亨利那样,突破旧有束缚,接纳自己的过去,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135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