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7-26 10:31阅读:
次
《长安的荔枝》观后感:那些被荔枝 “碾碎” 的平凡人生
大家好,这里是爱思考的鱼子酱。
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打工人,好不容易通过千里挑一的考核,进入众人艳羡的稳定单位,开启京漂生活。
在工作时不会摸鱼,不会磨洋工,不会勾心斗角,更不擅于向上管理,结果就是漂了十几年,还在基层做执行,披星戴月,勤勤恳恳,成了老黄牛。
这就是李善德。
一位和你我一样,在唐朝衙门打工的牛马,九品小吏。
只不过,这次李善德碰上了一次重大项目,给圣上宠爱的杨贵妃运送岭南的荔枝。
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在来回五千里的距离里,仅用车马船来装运荔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职场老油条来看,这个任务无疑是烫手山芋,尤其是这个任务是圣人的一句随口一说,领导一张嘴,下属跑断腿,完得成又算不了升职加薪的政绩,完不成又是一个可能丢命的陷阱。
但不得不说,李善德,一个典型的职场老实人,就算发现自己成为了领导甩锅的替罪羊,依然从长安出发,只为了“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显然,能说出这句话的李善德还是只站在了任务完成的牛马角度。
可是作者为李善德的成长线安排了3道坎,每一道都揭示了理想主义者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需要克服的难关。
1、无权无势无资源的窘迫
作为九品小厉,长安的中央机关无人会高看一眼,但李善德一路跋山涉水,快马加鞭数月来到岭南,见到节度使,也被节度使用一块通行符打发。
就说明,只要头衔比他高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按照官员的品阶来区别对待,整个官场都已经默认,官衔大小决定了待遇高低。
这点从后来右相杨国忠,看重他的方案,决定给他个机会,在杨贵妃生辰庆典上献上荔枝,给了他一块令牌后,这句话点破了官场的真相: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权力就是这样血淋淋,它只为它的来源负责。
没有贵人的支持,老实人李善德就一直在各个部门主管之间踢皮球,被重重流程卡住。
有了贵人支持,李善德这个荔枝使,可以调度沿途驿站人马,可以更换船只,可以让运送荔枝花费的银钱变成荔枝税,不需为了银钱捉襟见肘。
前后对比反差,更凸显了,作者对于整个官场运行法则的讽刺,盛唐这块遮羞布掩盖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2、芸芸众生的代价
全片最令我动容的是,两组人物形象的对比,高层实权者在官场对权力曲意逢迎,尽显人性之冷漠,底层小人物却在李善德百般狼狈的境地之中伸出援手,并拉着李善德加入人群狂欢之中。
即便是应该唯利是图的商人之子苏谅,也在李善德失信于他后,最后在等不到水路接应的紧要关头,李善德一夜白头,看不到一丝希望时,他驾着船从湖上迎面划来,接走了昔日挚友。
开始身为间谍的哑奴,最后为了救下李善德和荔枝,葬身悬崖,他临死之前的回忆是李善德递给他的一碗酒。
阿僮姑娘不理解李善德为何为了荔枝,一遍遍地测试保鲜方法,但最后她依然收留了流放岭南的李善德一家人, 并和李善德一家和睦相处。
可以说,李善德和这群小人物一样,有着朴素的价值观,相信与人为善是正道,相信世上还存在公平正义,相信善有善终。
3、目标的无意义泯灭
电影的最后,李善德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荔枝运送任务,按理说这样的结局应该是皆大欢喜,与观众预期一致,中规中矩。
但是电影最后的反转,给了观众更多可以反思和回味的空间。
尤其是高潮时,李善德贵在杨国忠面前,问出:
荔枝与国家,孰轻孰重?
因为荔枝,阿僮姑娘丢失了父辈花费数十年种下的荔枝树,几乎所有荔枝林毁于一旦,族人失去了生计。
因为荔枝,苏谅不仅没有得到官府的任何好处,还为了李善德搭进了自己家当。
因为荔枝,沿途各个驿站附近的村庄,又多了荔枝税,不得不背井离乡,重新寻找活路。
因为荔枝,跟随李善德的骑手遭到埋伏,丢失性命,李善德不眠不休熬白了头,妻子女儿被当作人质。
这一路多少人为了荔枝付出了代价,而这些人原本是无需面对这些飞来横祸的,却因为杨贵妃的一笑,上位者一句轻飘飘的话,几乎倾家荡产,几近命丧黄泉。
最讽刺的是,这套科层制下,尽管右相知道了背后的代价,依然选择视而不见。
饱读圣贤书,抱有忠君爱国的李善德,却在全家流放后,幸运地躲过安史之乱。
最后李善德剥开荔枝,送入嘴中,也许他嘴里是荔枝的鲜甜,毕竟自己因祸得福,全家人平平安安。
但更多的味道,我想,应该是他心里的苦,人生前半载都在追逐梦想,在官场埋头做事,秉承他心中对明君的信仰。
眼中留下的热泪,是对他的一生信仰崩塌的心酸。
全力以赴,可值得这一路坎坷?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2399.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