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长安的荔枝电影观后感14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7-20 11:17阅读:
长安的荔枝电影观后感

没有看过小说,没有看过电视剧,只因樊登说一句里面就他就去看看,大概听说是为了给杨贵妃去摘荔枝,带着未知去看内容,在电影里寻找答案吧!



一个叫李善德的九品芝麻官,意气风发的做了小小公务员,熬了十几年,虽然是心心念的工作,没赚多少钱,为了让媳妇和闺女住个好一点的房子,不得不贷款买房。(和我们这些牛马打工人一样,没有依靠,全靠自己用贷款买房,先还很多利息,最后才是本金),他是一直老实本分的人,兢兢业业工作,但是人比较木讷,不会耍心眼,身边的人一点油水都得不到,所以多干了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处被打压,当取鲜荔枝的任务下来,所有人给的指向都是他,为了骗他答应,灌多了他,把荔枝鲜的鲜字贴上了荔枝煎,半醉半醒之间,以为得到了一份好差事,还想着早点还清房贷,摔了个跟头,醒来翻看公文才发现这明明是荔枝鲜,后悔不已,跑去问主事,却一口否认,其他人也随声附和说一开始就是荔枝鲜。他恨自己冲昏了头,登上房顶,想不开,杜甫跑来劝他,最后下定决心,就是死也死个明白。



当时看见他没有头脑的,就奔着目的走,心里害怕着完不成的任务,我想他会怎么带回来鲜荔枝呢?如果放在现在是交通非常方便,冷链技术也先进,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我们普通人也能吃到新鲜的水果。但是那个年代,别说交通了,很多山路,就是非常熟悉路的人,也是完不成这个任务的,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根本就保存不了那么长时间,长安到岭南5000里,多么揪心李善德的命运, 同时也很好奇他究竟是怎么做到在保证不变质的前提下将荔枝运回长安的。如果是我会怎么办呢?



当看到他计划出来的时候,不得不佩服他,虽然不知道他设计的路线能不能成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有解决的办法,真正的面对挑战。后面他认识了苏谅,苏谅很欣赏他的能力,但是还是觉得完不成的任务,问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呢?他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这句话出来竟然很感动,现实中的我们没有他这么大的磨难,但是遇到小的挑战,有几个这样不轻言放弃过!我想可能我退缩的时候会很多,为什么遇到问题就不能这样想一下呢?



虽然这几条路线都失败了,最后他想到砍下来了枝干,然后冷藏的方法,自己算着能成,他亲自带回来,虽然最后他带回的没有成功,但是他算了一下他这是普通的人和马,如果用官府的,一道道关换人换马,速度会快的多,肯定能成,他飞鸽传书,苏谅,阿僮和林邑奴看到“能成”两字,都为他欢呼!看到这个时候也心里为他开心了一下,以为后面就简单了。但他又回到了长安,他拿着他的转运方案找了各个部门,没有一个部门立马签字,像个足球一样踢来踢去!他有办法没有人帮忙实现,他更难受了,不由得又担心妻女,自己死无所谓了。最后还被定个罪关押大牢,这时候杜甫来看他,问他怎么走的流程,他说了大概的情况,杜甫说,你找他们的时候是不是说的都是你自己的功劳,要“和尘同光,雨露均沾”,把他们带上了吗?他说没有,杜甫说没有带上他们怎么会帮你做事呢?李善德说现在带上还来得及吗?突然好心疼李善德,也许现实中太多和他一样,不会官场潜规则,不想趋炎附势,多少人不是这样呢?也许真的是“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后面杨国忠给他放了,给了他权限,他说他还得走流程,杨国忠说“强者是不用遵循规则的”,一句话又击中了多少平平凡凡努力的人!后面李善德挺拔身体,把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之前哪些官吏也听他使唤,他们同部门的人也趋炎附势,满脸带着谄笑,感觉以他为荣!这时候看到李善德的安排,感觉肯定成了!



事情总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到了岭南,因为有官府出面,本来打算砍十棵树,最后砍下大片林子,阿僮对他的信任,也在不停砍树下失望透顶,苏谅虽然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重利不重情,但是却在苏谅身上看到了情,李善德深深的感到遗憾,更多的是心酸吧?他的初衷也不是这样的,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岭南经略史还怕他办成了,皇帝会怪罪他们办事不行,所以在中间使用了很多绊子。



人心难测,一个人办事,不知道多少人害怕他成功,他成功了又会多少人被牵连,所以一路上会出现很多阻挡。而且还有很多百姓无辜被多了重苛捐杂税,所以后来都官瓜民脂民膏,百姓受罪,路途中不知多少马匹,多少人死亡受伤,最后坚持下来的就那么几个人,最后没有了船还是送不到,苏谅对他已经失望,最后一无所有了,还来帮李善德,李善德内心太多感动,但是已经说不出口。本以为这样就能完成了,最后还路上多重弓箭,大火,蒙面人来劫杀他,也多亏他把林邑奴当成朋友,所以林邑奴不怕受伤,最后为了救李善德的命,临死前还说着“去长安”,对于他来说,李善德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去长安就是他的梦。



最后贵妃也就是当普通水果吃了荔枝,杨国忠说荔枝也就那味道,李善德用尽力气送来的荔枝不过是娱乐背后的一盘普通的水果,一路的颠簸,和宫廷里歌舞升平,形成鲜明的对比!小时候看电视剧和学习历史,很喜欢唐朝历史,也觉得唐玄宗开元盛世很美好,前段听了弃长安,现在又看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背后的故事,深深的感到那个年代的小人物的不易,和平年代是真的好!



《长安的荔枝》最打动人的,是李善德从“认命”到“反抗”的转变。他最终敢于直面杨国忠,质问“取之于民,用之于上”的荒谬,尽管这几乎让他丧命。这种“掀桌子”的勇气,正是当代社畜们渴望却难以实践的。



电影的结尾,李善德在岭南种荔枝,躲过了安史之乱。这一安排颇具讽刺意味——他的“失败”反而成了救赎。正如现代社会,有时“躺平”比“内卷”更接近幸福。



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警醒。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未必是改变世界的人,而是不被世界改变的人。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2332.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