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600字 >

《日掛中天》影评7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1-14 09:54阅读:
《日掛中天》影评:在讲一种很新的关系

蔡尚君的新作《日掛中天》已于11月8日在香港首映。这是一部关于时间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沉默的电影。它没有崩溃、没有解答,只留下两个被生活困住的人。辛芷蕾饰演的美云和张颂文饰演的葆树在漫长的日光里相互消耗。“得过且过”和“沉默”是本片的两个关键词,前者是造成这个情感困境的矛盾之源,后者是应对矛盾时的方法论。



剧情简介:

困于七年前一桩意外的两人再度相遇,美云(辛芷蕾 饰)与葆树(张颂文 饰)开始了一段爱恨交织、扭曲而痛苦的共生关系。在美云试图借其峰(冯绍峰 饰)展望新的未来时,却发现自己仍深陷旧日漩涡。那些关于情与债的执念,再度将所有人推向命运的十字路口……



美云是一个永远无法“得过且过”的人。她的执念来自一种负罪感,那是时间留给她的债。她不断试图去偿还、去重建、去找回过去失落的完整性。蔡尚君让她活在一种被时间吞噬的循环中,她的每一次注视、每一个沉默,都是想让自己“过得去”,但越努力越陷得更深。与之相对,张颂文的葆树选择“得过且过”。他心里郁闷,却不再想改变。他的得过且过不是反抗,而是一种对命运的疲惫妥协。他活在一种钝痛的清醒中,明知道一切无法和解,却依然被美云推着前进。



两人的矛盾在相处中从未改变。蔡尚君并不急于制造冲突,而是让这种矛盾缓慢沉积。直到中段,美云开始松动。她在孩子的心跳声里听见了生活的延续,仿佛那种“得过且过”的状态也可以成为一种幸福。然而,就在她开始接受生活的平凡与沉默时,葆树却选择再次离开。影片的情感转折并非外在事件造成,而是两人内在意志的错位——一个终于想“得过且过”,另一个却再也不想这样继续。这种互不相容的情感,让影片中的恩与情显得沉重。



《日掛中天》真正的矛盾并不在事件,而在“沉默”。沉默是影片的叙事方式,也是一切悲剧的源头。蔡尚君拍的是沉默的人物关系,是那些无法言说、无法解释、无法回溯的情感。影片从不通过画面回忆过去,导演有意切断观众进入真相和和解的通道,只让人物通过零碎的台词暗示往事。这种处理使观众也成为沉默的一方。我们无法介入,只能被迫承受这种断裂与无解。



电影中展现了一种绝对的情感困境,即恩大于情。葆树对美云有恩,替她坐牢也在电梯出事之时让她先出去;而美云对葆树有情,却无法用情偿还恩。于是这段关系被卡在恩情失衡的缝隙里,任何一句话都显得多余,任何行动都只会加深负担。沉默便成为唯一的沟通方式。


影片中的沉默不是“放下”,而是“积蓄”。每一次沉默都是压抑的积能,每一次对视都是压抑的爆炸前夜。蔡尚君用空间和节奏去塑造这种能量,镜头常常在人物说话前停顿几秒,那种空白比语言更刺耳。等到结尾,情绪终于爆发。


在《日掛中天》中,沉默既是主题,也是结构。影片没有任何救赎,只留下两个被生活推着走的人,他们都曾想“得过且过”,也都曾拒绝“得过且过”,最后都被沉默吞没。蔡尚君在这里完成了一种极端的现实主义,他不再关心故事的结果,而是让观众去感受。那是一种东亚式的悲伤,不喧哗、不张扬,却在每一个停顿里,逼着人面对生活最难以启齿的部分。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3384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