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731》电影观后感合集2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0-17 08:58阅读:
《731》电影观后感合集2



俯身在地 擦干祖国的耻辱 



     9月18日,我作为青年员工代表,参加了公司组织的《731》主题教育观影活动。银幕之上,侵略者的残忍行径,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记忆中,《黑太阳731》曾在电视中播出,给年幼的我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活取内脏后蜷曲的男孩、福尔马林中漂浮的胎儿、冻伤实验中青紫的肢体、实验室里绝望的哭喊……这些画面,曾一次次将我于深夜惊醒。而此次观影,再次唤醒了那份深埋心底的颤栗,让我对八十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暴行,有了更为深切的体认。

     三千多名无辜者被冠以“马路大”的编号,在无麻醉状态下承受鼠疫、炭疽、冻伤等非人实验,最终无一生还。那不是虚构的恐怖故事,而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道至今仍在淌血的伤疤,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法抹去的耻辱。

     为了将这群背离人性的侵略者驱逐出境,我们的先辈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以三千五百万同胞的牺牲为代价,用血肉筑起了捍卫家园的长城。今天,我们铭记731部队的罪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住“人”的底线——守护那些在实验中被称为“圆木”的生命尊严,守护不容践踏的人类良知。

     这更是一种对当下的锚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员工,我们或许不必如先辈那般直面枪林弹雨,但当我们在岗位严守安全底线,在工作中践行责任担当,这何尝不是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教训最有力的回应?何尝不是对“不让历史重演”这一誓言最扎实的践行?

     “龙芯之母”黄令仪曾言:“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历史的记忆,不是博物馆中静默的旧物,而是流淌于血脉的力量。它让我们在回望苦难时保持清醒,在面向未来时步履坚定。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当赓续那份不屈的抗战精神,脚踏实地,勇毅前行,以实际的行动为祖国擦去昔日的屈辱,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坚实的力量。

文/安检部 张智勇



山河虽无恙 我辈当自强  


     “健康换取自由”的谎言背后,是惨绝人寰的活体实验;“天皇亲善”的假面之下,是军国主义对生命与尊严的疯狂践踏。

     2025年9月18日,防空警报再次响彻华夏天空,也叩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九十四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进东三省。彼时的中国,内部纷争未息,外患已临国门。“不抵抗”的决策,让北大门洞开,侵略者长驱直入。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屠戮,在黑土地上蔓延。烧杀抢掠之下,东北告急、华北告急、全中国告急……大半个中国在短时间内陷入深重的黑暗。

     历史的教训早已写下。从甲午战争的惨败到《马关条约》的屈辱,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让中国沦为列强刀俎下的鱼肉。东方雄狮在沉睡中失去威风,也在停滞中付出代价。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凭借工业与军事的积累,将铁蹄踏向邻国。历史的对比警示我们:安于现状终将落后,不思进取必遭欺凌。唯有持续进取、不断革新,方能在变局中掌握主动,在挑战中站稳脚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呼吁全民族抗战,推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长城。八年后,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也为民族复兴写下了血与火的序章。

     从被动挨打到主动抗战,从分裂到团结,中华民族在苦难中觉醒,在抗争中凝聚。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融入世界,以创新驱动发展。历史的教科书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命运,取决于她是否能在挫折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

     如今,“中国制造”正走向“中国智造”,新能源汽车、5G技术等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我们以实力回应历史,以发展捍卫尊严。这不是偶然,而是一代代人自强不息的结果。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从八国联军侵华到十四年抗战,“落后”的代价是惨痛的。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没有国家的独立与人民的安宁。今天,我们回望“九一八”,铭记“七三一”,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苦难的记忆,应化为前行的动力;历史的伤疤,应成为自强的警钟。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响彻云霄。这是对历史最有力的回应,也是对未来最坚定的宣言。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唯有不忘来路,才能走好前路;唯有奋发向前,才能真正擦去历史的屈辱,迎来民族的复兴。

文/调度中心 茹志鹏



铭记历史 勇担责任 



    9月18日下午,公司组织观看《731》主题教育影片。走进观影厅,“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珍爱生命,捍卫和平”的标语格外醒目。在这个承载民族伤痛记忆的日子里观看这部影片,让整个活动从一开始就笼罩着肃穆的氛围。
     随着影片展开,731部队以“科研”为名的暴行被层层揭露。冰冷的实验记录、受害者痛苦的嘶吼、沾满罪恶的器械,如同一根根针刺痛着每个人的神经。
     最令人窒息的是“标本室”的场景:昏暗房间里,整齐排列的玻璃罐中浸泡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标本。他们甚至来不及睁开眼看这个世界,就被强行解剖,沦为“研究”的牺牲品。罐外冰冷的标签写着“年龄”“体征”等参数,仿佛里面不是曾经鲜活的生命,只是没有温度的样本。当镜头扫过那些蜷缩的小小身躯,影院里抽泣声此起彼伏。这哪里是“研究”?这是对人性的彻底泯灭,是刻在民族记忆里永不愈合的伤口。

     影片中,731部队“研究员”冷漠记录受害者反应的一幕让我攥紧了拳头。他们把技术变成屠戮的武器,把“精准”用于残害同胞,这是对科学精神最彻底的背叛。历史记载的受害者在绝望中抗争,他们渴望的不过是安稳的生活和生命的尊严。而我们今天拥有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平稳定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走出影院,天空飘着细雨,凉意扑面,却远不及内心的沉重。“铭记历史”不应停留在情绪震撼,“勇担责任”更不能沦为一句口号。在这个特殊的“九一八”,我对使命与责任的重量有了更深的思考:先烈用牺牲换来和平,我们要用奋斗守护这份安宁。

     作为凯嘉集团的员工,我的使命就藏在每一次井下隐患巡查中,藏在每一份安全措施里,藏在对公司的技术保障上。这次观影让我更加明白:没有对岗位的坚守,就没有国家发展的根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把对历史的敬畏转化为履职的动力,在岗位上精益求精,为集团的稳健发展出力,为祖国的能源安全尽责,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践行一名普通劳动者的使命担当。文/机运一队 李  鹏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33467.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