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信条观后感影评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3-05-06 07:59阅读:
《信条》影评观后感





(1)时间不可逆。如果按照电影里的逻辑,通过逆熵来逆转时间,即因果倒置,结果先于或者可以先于原因得知,那么必然推出“循环”,即时间呈现一个闭环(参考图二,庞贝古城的拉丁回文诗,其中就有“TENET”一词),如此才能逻辑自洽——但是,循环使得时间逆转逻辑自洽的前提又是:必然存在一条最初的时间线,这个时间线是所有时间线的起点,同时这个时间线的方向是正向的且在所有循环之外;若非如此,任何时间线都无法在原因之前得知结果,即必然存在一条最初最本源的时间线:由“原因”到“结果”——而这一条时间线是不可逆的。(参考电视剧《暗黑》第三季)



(2)同样按照电影里的逻辑,在因为逆转时间而必然带来的“循环”中,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进入逆转时间之后,人会产生分裂,或者是世界发生分裂(平行宇宙理论),否则可能依然无法自洽——其实若要使每一次的不自洽推论自洽,都需要引进新的不自洽假设——若人发生分裂,则要求“自己”一分为二,分裂出两个人,一个人在正时间线,一个人在逆时间线,否则同样无法先于原因得知结果。而假如要求永远保持自洽,那么则必然要求“自己”永远无限地分裂下去,如此一来就会涉及地球时空内容量的问题:即假如无限分裂下去,地球的时空是否能够容纳得了?所以,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则必然推出“必须杀死一些分裂出去的自己”(参考电影《致命魔术》或者是《恐怖游轮》)。


当然,电影《信条》也给出了另外的答案:一种是通过“自己”之外的他人,将已经得知的“自己”的结果间接告知,或者帮助促成;另一种则是通过他人,将已经得知的“第三者”的结果告知“自己”,就像电影最后的“时间钳形行动”,如此一来就必须实现通信设备能够连接(相互解码信号)正逆时间,或者是在任何时间内信号不变。言而总之,如果是“自己”观察“自己”的结果,那么就可能需要“自己”发生分裂。



同时,还可以看出另一个问题:发生“循环”的,仅仅只是“旋转门”(时间逆转装置)诞生之后,进入过其中的人,即地球上的部分人而非全部人;或者是,“循环”仅限于“旋转门”诞生之后,即其诞生之后,地球上的全部人都进入了“循环”。——若是第一个成立,那么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是没有未来的,即没有不确定且尚未得知之事的;若是第二个成立,那么全人类都没有了未来。(参考小说《永恒的终结》)



(3)假如时间可以逆转或倒流,那么,在逆转或倒流的时间里,没有真实亦没有自由意志。“逆时间相对于正时间是倒流的,正时间相对于逆时间也是倒流的”,同时“实现时间逆转的前提是循环”,以这两个为前提,拿电影里的“时间钳形行动”为例,假设可以通过观察逆时间里的结果来指导行动(即原因),那么:a.正逆时间里的“我”是同一个人,即“我”在两条时间线里来回,则无论“我”先处于哪一条时间线且从另一个时间线里得知结果,都必然要求“我”在一条时间线得知结果之后采取行动,然后去到另一条时间线把“结果——原因”这一过程再“演”一遍,否则两条时间线都无法自洽(参考电影里,反派拿枪指着女主威胁男主那段,如图一)。是的,“我”必须把从结果到原因这一过程再“演”一遍。这里的另一个问题是:同一个“我”在正逆时间来回之际,存在一个时间差。



而假如b.正逆时间线里的“我”不是同一个人,即“我”发生分裂,存在一个“我”在其中一条时间线先产生了结果,然后另一条时间线的另一个“我”由此采取行动产生原因。那么,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一条时间线下的“我”,所有行为都是事先定好的,“我”只能通过观察另一条时间线的另一个“自己”来得知“剧本”,然后按照“剧本”把结果和原因再“演”一遍,否则也是无法自洽的。(参考电影里尼尔最后的决定,图三为亦师亦友的男主与尼尔。另外,男主与尼尔在时间循环里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终结者》系列里的康纳与凯尔)



综上所述,无论正逆时间线的“我”是否为同一个人,“我“都必须把已经注定结局的“剧本”原原本本且完完整整地“演”好,如此一来,则对于“我”而言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真实”和“自由意志”(电影里,尼尔所说的“真实”,是其“相信的真实”)——所以,不难看出,在宿命论里也不会有真实与自由意志,即宿命论里只有虚假(伪)与强迫——同理,正是因为时间是不可逆的,且“我”是唯一的,所以,“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无法改变也无法逆转更无法后悔,且没有人可以为“我”承担“我”在时间里的责任,没有人会为“我”所犯的错误担责,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真实”与“自由意志”。



最后,无论是电影或物理推论或者哲学思想实验,有一种“东西”是始终有方向的,永远是线性且不可逆的:思考着的意识——就像电影只能从片头放到片尾,我们只能从片头看到片尾一样,我们看电影时思考着的意识永远是线性的,我思考着的意识和我写的文字,你思考着的意识和你读的文字,也是如此,由前到后,不可逆转——意识才是最具有时间性的,如时间一样,线性且不可逆。



什么是时间?——时间?Time?時間?zeit? temps?……显然,时间是在语言之外的;就像“我”是在我的视域之外,实在是在概念(命名)之外的一样。——那么,时间在哪?在墙上融化掉的挂钟上么?手表里么?日晷?沙漏?还是屋檐下下滴的水?……这些只是在“表现”时间或者说只是在“表现”人们“可感”的时间,人们并不能“捕捉”时间;时间并不为某一特定的存在而独有,即不为某一国的人们所独有,甚至不为人所独有——都同在自转且公转的地球之上,都在运动的宇宙之中。可以说,时间(至少是人们“可感”的时间)在运动之中。

唔,人们经典的时间模型就是:“过去—现在—将来”,一条带箭头的直线,三个独立的点——物理学上的可逆或不可逆,哲学上黑格尔提及的“正反折中”说,以及逻辑学,甚至语言学(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只能由前一个字写到下一个字,就算跳转回去或者省略几段再写,字与字之间仍然存在“前后”关系,就像直线一样;对于我写文章时脑海里的构思以及作为读者的你或他阅读文章时,更是如此)诸如此类等等,人们的所有理论几乎脱离不了“线性”,亦即脱离不了“点、线和箭头”的模型。

——这里单独讨论一下“将来是否可以在过去之前”:若是将来可以在过去之前,即意味着将来早已定,进而人们在时间里的一切都已定局;且若将来已定,人们是否又可以感知呢?若是可以感知,将来是否就不是“将要来临”了呢?——其实,就算将“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点放到一个圆之上,人们仍然只能站在“现在”这个点上去观察“过去”和“将来”——依旧有“前后”——说是看上去“将来”可以在“过去”之前,那是因为观察者是站在圆之外观察的。

——唔,那么“现在”又是什么?以现在的二十四小时计时,相对于昨天和明天,今天可以称为“现在”;对于我而言,相对于23点到24点和1点到2点,24点到1点可以称为“现在”;对于我而言,相对于这句话已经写下的和没有写下的,正在写的可以称为“现在”;再继续细分,可以发现,“现在”可以精确到秒甚至更短——真的是更精确么?——显然,“现在”是可以像“走到一条线段二分之一处”一样,无穷无尽地细分的——那么,你如何确定现在就是“现在”呢?

——想象一下:如果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和婴儿的出生还有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还有死亡,所有的一切没有前后,所有的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如果仓颉造字和长城的修筑还有繁体字简化还有香港回归,所有的这些都是同时发生的;如果我在写文章和你在读文章,和他在星期五威尼斯的船上还有她在巴黎星期一的夜里,所有这些都是同时发生;如果夜空的一朵云的飘散和一朵玫瑰花的枯萎和盛开还有海里的一条鱼在吐泡泡,所有的这些都是同时发生的……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过去和现在和将来,都是同时发生的,将会如何呢?若是如此,时间是什么?或者说,如此是否可能呢?我曾在自己一部小说(草稿)里这样设想:若是一个二十五岁的人可以轻轻抚摸五岁的自己的头,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对于二十五岁来说,五岁的自己是怎么的存在呢?或者反过来又是什么呢?不同年龄段的自己可否同时存在呢?——其实在使用“同时”这一个词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讨论“时间”,而且还是在预设“时间是有先后”的前提的;亦即,“先后”是“同时”成为可能的前提——果然,“时间”并不能以“语言”来言说,所以还是保持沉默(闭嘴)吧。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25862.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